市场上钾肥主要有硝酸钾、磷酸二氢钾、氯化钾、硫酸钾等,各种钾肥有什么特点,又各自有哪些“小脾气”,只有弄清楚它们的区别,才能加以更好地利用。
一、硝酸钾
硝酸钾含硝态氮13.5%,含钾45%左右,是化学中性、生理中性肥料,具有良好的水溶性,长期施用,不会导致土壤酸化。
适用于蔬菜、果树幼果膨大期至着色初期,可以促进果肉细胞的膨大。
二、磷酸二氢钾
含磷52%,含钾约34%,是化学中性,生理中性肥料,具有良好的水溶性。
一般在开花前后,可用于促进根系萌发和花芽分化,为开花坐果提供能量。
着色期使用可以促进上粉着色、增加果实甜度;
果实采摘后使用可以促进枝条老熟,提高果实木质化程度。
关于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,可以这样理解,作物生长用氮量大的时候,就用硝酸钾;作物生长需要磷比较多的时候,就用磷酸二氢钾。膨大期用硝酸钾,着色期用磷酸二氢钾。正常生长期用硝酸钾,开花结果期用磷酸二氢钾。
三、氯化钾
氯化钾外观呈白色或浅黄色结晶,是化学中性,生理酸性肥料,,是一种高浓度的速效钾肥。可做基肥、追肥使用,但不能作种肥,否则大量的氯离子会危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。在中性或酸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钾最好与有机肥或磷矿粉配合施用,一方面可以防止土壤酸化,另一方面还能促进磷的有效化。
氯化钾适用范围相对比较小,特别注意对氯敏感作物西瓜、葡萄、薯类等作物谨防使用,以免产生“氯害”。另外,氯化钾不适用于盐碱土,但氯化钾里氯离子有促进光合作用和纤维形成等作用,对麻类等纤维作物施用尤为适宜。
四、硫酸钾
硫酸钾外观呈白色结晶或带颜色的结晶或颗粒。含钾理论上54%,一般是50%,是化学中性、生理酸性肥料,具有很好的水溶性,特点是吸湿小,贮藏时不易结块,易溶于水。
适用于各种作物,可作基肥、追肥和根外追肥。钾素一般可被土壤吸附,不会流失,但在保肥能力差的砂土上也要采取“少量多餐”的措施,一般在薯类、瓜类等喜钾作物上施用效果最佳。
但长期使用,会加重土壤酸化,适用于果实着色后期至果实成熟期,促进果实上粉着色,增加果实甜度。
深圳奥德雷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桂园街道桂木园社区红桂路1029号天元大厦6F(公司总部)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壁街道李锦记大厦A902室(广州分公司)
电话:400-6371-007